推動多元化和包容性是每一個人的義務

推動多元化和包容性是每一個人的義務

當通力改善有關多元化與包容性的策略時,通力綜合了多年的經驗、數據及從合作夥伴中學習,從而設計出一個讓每位員工都能接受、並具系統性的改善方法。當多元共融成為公司重視的議題,所有人都會是贏家。

2021 年 4 月 7 日

在 2020 年的尾聲,通力其中一個美國客戶 —— 大型建築公司 Clayco —— 邀請超過三百個供應商簽署新的多元共融約章。

這個約章 —— 或準確將之稱為 P.L.E.D.G.E.(Passionate Leaders for Equity, Diversity & Gender Equality;致力提倡平等、多元和性別平等的傑出領袖)—— Clayco 獨有的多元共融政策已發展超過 25 年,而這個新約章是讓 Clayco 和它的合作夥伴在這價值觀上有着更好的共識。

通力是其中一間率先簽署的公司。

「那時候,我其實不太了解通力的多元共融活動。」Sandra Marks,Clayco 的高級副總裁兼多元共融政策主席道:「雖然我們與通力一直保持合作,但當他們簽署約章並主動聯絡我們,我便需要進一步了解它有關多元共融的策略內容。」

當公司能夠接納新思維,並重視員工的獨特性,就能促進創新
當公司能夠接納新思維,並重視員工的獨特性,就能促進創新

以研究為基礎,作出行動承諾

通力在策略及業務內容上,持續加強多元共融的元素。較早時,通力已承諾會有系統地在其業務範圍,提升多元、包容和平等的價值觀。

為此,通力為全球分公司訂下一系列目標,包括增加多元化的經驗和角度,以及文化多樣性,以提倡具包容性的工作文化。此外,其中一個具體目標是 2030 年將女性總監比例提升至百分之三十五。

「過去,我們已循序漸進地提倡多元共融的價值觀。」通力人力資源部執行副總裁 Susanne Skippari 道。「但我們已發展成一間國際性企業,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更能明白它在商業範疇上的價值 —— 因為多元化與包容性有利於公司的業務發展。它能夠賦予更廣闊的思考角度,並有助帶來新的思維和想法。」

這裏有明顯的證據去支持這個說法 —— 包括通力自行作出的研究。Skippari 解釋:「在練習中,當你將相似背景的人安排做小組討論,通常會得出平庸的結果。當沒有人在討論期間,作出質疑或提出新想法,團隊通常不能完成他們負責的項目。」

當能夠建立一個更多元的團隊,人們就會傾向以更廣泛的層面思考、提出更具挑戰性的問題。Skippari 指,這會令結果變得更好。

現實世界的一種反映

除了有助提升公司的競爭力,大眾逐漸認同擁抱多元共融的價值是一件正確的事。近期的世界大事如新冠肺炎疫症、「黑人的命也是命」種族平權運動(the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),以及其他全球議題,都反映了多元化與包容性是社會發展中不能缺少的價值觀。

甚至可以說,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大眾所期望的職場文化 —— 特別是當他們在尋找合適的工作時,「如果企業能夠真正實踐多元共融的理念,就能廣納最好的人才。」Skippari 提醒。

跨國公司應該具有多元的工作團隊,以反映公司服務對象的多元性。
跨國公司應該具有多元的工作團隊,以反映公司服務對象的多元性。

多元化是事實,包容性是行動

如果你不清楚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分別,可參考 Ken Schmid,通力美國副行政總裁的說法。他指多元化就是一個事實,包容性是一種行動(另外,為了更清晰地講解,他額外指出,「平等就是一項公約。」)。

Skippari 解釋,多元化以數據為本:例如不同群組(如種族、能力、性別、年齡等等)在全體員工的人數分佈。包容性則計算不同群組受接納的程度、能夠發聲的空間和對公司的歸屬感。

數據和透明度促進發展

Skippari 指現時是大型企業如通力,提倡多元化與包容性的最好時機。「我們早在15年前,已經訂下推廣多元共融的目標和指標。」她續說:「對我們而言,推動多元化與包容性不是嶄新的事。唯一有變的,是我們現在有更多數據,因此我們能更準確指出甚麼地方需要特別留意。」

除此以外,通力的目標是將其多元共融政策,變得更為清晰具體。Clayco 高級副總裁 Sandra Marks 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發展方向。

「在每一個商業領域,我們都需要一個開拓者。」她道:「通力可以成為升降機和自動梯行業的先驅,並利用自身在行業的公認地位,為世界帶來改變。」

通力已預備好迎接挑戰。「去年我們發佈了全新通力價值觀。」Skippari 續道:「在四個新的價值觀之中,『關心愛護』(Care)尤為體現多元共融的特色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帶有多元共融元素,包括我們的策略和可持續發展議程。」

Skippari 總結,最重要的是,通力的每一位成員,都有其應當的角色。

「我們每個人的微小改變,都可以讓同事得到更好的待遇。」她說。「我們能夠建立我們希望擁有的工作文化,以及在職場上應有的行為表現。」

分享此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