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再次成為城市設計主向

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再次成為城市設計主向

決策者預測,2050 年全球城市人口將會增加 20億。城市規劃研究學者 Tim Stonor 教授認為,為了以可持續方式回應人口增長,城市規劃必須更加着重「以人為本」的思維、以科技作為主要發展方向,並互相提供支援。

Tim Stonor 教授同時是一名建築師,是行業公認的空間設計專家,現時於總部設於英國的建築及城市規劃公司 Space Syntax 擔任董事總經理。作為以科技制定城市規劃策略的領航者,他提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訊息:全球有不少重要城市,因為無法應對人口增長衍生的問題如擠迫、清潔不足、對疫症的疑慮、以及現今對汽車的過份倚賴等等,而變得不再宜居。

更甚的是,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及空間設計藝術,亦逐漸被人遺忘。

然而,Stonor 在其職業生涯中,透過借助最新的模型工具及邀請不同城市持份者的參與,重新引證這種經典的空間概念,如何讓城市得以成功發展,並為舊有的思想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適宜步行的城市,在維持健康、改善環境及經濟上均有有益處。
適宜步行的城市,在維持健康、改善環境及經濟上均有有益處。

回歸步行城市

「人類的生活原本就是縱橫交錯的。」Stonor 指出,「城市的起源本來是由可行走的大街小巷所組成,人們可以推測到自己身處的位置,並可以在合理的距離內到達其工作場所及購買生活的必需品。然而,這種模型在 150 年前開始瓦解。」

「我們的使命是讓城市中心重新恢復這些以人為本的原則,但轉以一個可持續和更具規模的方式運作,以配合龐大的人口增長。」

Stonor 選擇回歸根本,重新採用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方法,是基於對實際數據的觀察。

他稱讚公司的全球團隊,除了作為建立都市模型藝術的先行者,亦創立了演算方法及數碼工具,協助 Space Syntax 的工作。但他堅持在其工作上,加強人類學的元素,甚至以 Space Syntax 研發的「宜步行指數」,作為城市的評級標準。

以科技推動的智能城市可以將人、社區和經驗連結
以科技推動的智能城市可以將人、社區和經驗連結

在街道的層面,振興城市生活

比起從前,我們在城市設計的立足點已經變得截然不同。Stonor 解釋,「我們現在的規劃會更強調從『人』的角度出發,並參考大量公共及私人數據庫,以了解人們如何移動,哪處是穿梭點……甚至哪裏是犯罪黑點。」

Stonor 的設計讓人們回歸根本 — 一種由縱橫交錯的街道所組成的城市藍圖。他避開使用導致城市出現分離狀態的特長高速公路,選擇了可步行的公共空間和重建的鄰里關係。

他希望可以減少使用車輛、減低碳排放,並受到一個他十分敬佩的同事 — 荷蘭建築師 Jan Gehl 設計的步行城市模範所啟發,希望提升「步行足跡」。他亦喜歡可以遮陰的大樹,因為它們可以降低街道的溫度,並再次吸引人們重返附近的購物中心、海濱長廊、廣場、市集。

Tim Stonor (左) 及 Tessina Czerwinski (右)
Tim Stonor (左) 及 Tessina Czerwinski (右)

前期合作對城市規劃的重要性

Stonor 十分反對分離式設計思維,他認為現時有不少城市問題,都是因為此思維所導致。

「一個成功的城市規劃,當中包括持份者的早期合作,而他們必須對城市各運作層面有充分理解 — 這是一個『系統之系統』:包括人流網絡、能源網絡、通訊網絡以及道路網絡。」他指出。

「相似地,傳統概念認為,若要將新、舊建築的設計及用途無縫融合,亦要有賴擁有者、管理者及用戶的緊密合作。」 Tessina Czerwinski,通力集團智能及可持續城市項目總監指出。

「我們以往為建築物進行規劃時,一般會預料其建築用途會持續50-100年。但這種想法已經有所改變了。」

「科技的進步、人口統計上的改變,以及商業模式的轉變,凸顯出新建築物生命週期的思維重要性:更靈活、更互聯、更環保,以及易於配合建築物的用途改變。」

「建築物是城市的骨幹。」Czerwinski 道。「我們如何擴充科技的應用層面,並與之產生聯繫,將會為未來城市,帶來不一樣的人類經驗。」

以實際數據為本,作出城市規劃,有助令城市生活變得更加蓬勃。
以實際數據為本,作出城市規劃,有助令城市生活變得更加蓬勃。

升降機數據反映人類行為

Stonor 深信,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能否取得成功,關鍵在於是否有充實數據支相關數據,有助我們理解最近被人們遺忘的生活習慣。

通力所提供了的有趣數據,應該是引證 Stonor 看法的不二之選。

「我們每天協助超過十億人安全移動。」Czerwinski 指出。「我們的數據反映了人們的行為,生活習慣的改變,並透過合作,提升設備的靈活度及復原力。」

通力最近分享了一個有關世界主要城市的升降機使用數據,追蹤了人們從新冠肺炎疫症爆發初時到現在,使用升降機的行為轉變。

「這數據反映了甚麼建築具備復原能力及其兼負的重要使命,以及它對社區有着甚麼意義。」Czerwinski 補充。

「透過科技的幫助 — 以及與客戶和合作夥伴保持更緊密的合作 — 我們不但可以在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創造更順暢的客流體驗,亦可以延伸至社區、甚至是整個城市。 從不同方面,讓城市環境擁有更強大的復原能力。」

金融時報的相關文章:
Next-level cities – What lift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pandemic, and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cities

分享此頁